• 返回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长河测绘公司 - 承接各类测量项目,服务电话:18169693336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项目案例
  • 技术员信息
  • 测绘资质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推荐新闻

    • 萍乡防疫复工复产“两手抓”,做实做细"三调更新"
    • 禹城市深入推进造林绿化工作
    • 乌兰察布市自然资源局积极推进集大原高铁建设项目
    • 北京市地理国情监测助力城市治理纪实
    • 贵州开展“多测合一”摸底调研
    • 眉山市召开“三调”和“房地一体”登记工作会议
    • 贵州部署“三调”单位复工复产
    • 南宁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两项成果获国家专利授权
    • 南通市局共享基础测绘成果助力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 开封市局科学有序推进国土三调工作

    新闻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一半智慧城市在中国 但说好的“智慧”呢?
    全球一半智慧城市在中国 但说好的“智慧”呢?
    原标题:全球一半智慧城市在中国,但说好的“智慧”呢?

    中途之困。

    论智慧城市的数量,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国外研究机构德勤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已启动或在建的智慧城市达1000多个,其中一半(500个试点城市)在中国。

    相对的,老牌发达国家聚集地欧洲有90个,美国仅40个,中国邻国日韩加起来只有15个。

    500个试点城市是什么概念?

    全国100%的副省级以上城市,包括76%以上的地级城市和32%的县级市,已经明确提出正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这一覆盖率还在不断提升。

    艾瑞咨询统计,在2013-2018年的7年间,由各地方政府委托的智慧城市项目的中标数量激增,年复合增长率超过45%。

    伴随智慧城市建设的遍地开花,资金投入也水涨船高。

    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仅0.76万亿元,2016年突破1万亿元,2017年则达到了6万亿元。

    他们预判,2022年这一数字将达到25万亿元。

    然而,在一系列乐观数据的背后,智慧城市建设的隐忧凸显。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百姓切实获得感不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不少城市都上线了“随手拍”功能,市民可通过该功能及时反映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如井盖缺失、垃圾成堆、道路积水等等。

    针对这一功能,不少城市宣称,“随手拍” 实现了城市问题从举报、受理、处置全过程公开,市民只需动动手,城市管理问题就能轻松解决。

    但在实际使用中,不少地方市民的反应却大相径庭。

    近日记者走访辽宁一智慧城市发现,在上百万上报案件中,由市民随手拍提交反映的问题占比极低,大部分问题由兼职“网格员”(城市被划分为无数网格,每个网格中派驻网格员)负责反馈。

    该城市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负责人士确认了这一现状并表示,智慧城市让老百姓接受是一个过程,只有让百姓真正体验到便利才能推广开来,靠政府“硬推强推”效果并不好。这背后是更复杂的城市治理问题,很难一蹴而就。

    河北一城市市民张女士也反应了同样的情况:“各地都在建设大数据服务中心,但真正让老百姓有获得感的体验并不多,智慧城市‘不智慧’现象普遍存在,到政府部门办个事‘跑断腿’依然是常现象。”

    老百姓不用,一些城市开发的APP便成了“形象工程”。

    国家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

    今年新公布的《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2018)》,对此前的2016版进行了调整,在8个一级指标及权重中,将市民体验的权重从原来的20%提高到了40%。

    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单志广说,之所以做这样的调整,是因为市民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中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仍然不高,希望通过市民体验调查,从市民获得感和满意度的角度更好促进新型智慧城市健康发展。

    用“评价指标”倒逼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惠及百姓,希望这些评价都是真实的。

    数据孤岛现象仍存

    “建设智慧城市,数据打通是一大难关。”前述智慧城市管理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现行体制条块分割,没有一个集中的管理部门来组织领导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这使得信用信息散落于各部门和行业的数据库中,造成了数据收集和使用上的困难。

    以城市人口数据为例,要想获得市民的户籍信息、就业信息、社保信息、教育信息、人事关系信息、卫生健康信息、个人纳税信息、住房状况信息等,需要整合公安、社保、民政、教育、计生、税务等部门的数据。

    另一个重要的城市法人数据库也存在同样问题,它涉及工商、国税、地税、民政、统计等部门。

    不少城市在数据汇集的第一步就遇到了障碍。

    在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中心副主任、剑桥智慧城市商学院专家委副主任徐振强看来,数据汇集面临两大难题,其一是如何合法合规拿到数据,二是如何合法合规使用数据,两者相辅相成。

    “智慧城市建设如果只是简单把原来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整合在一个地方,直白一点说就是把原来分散在各部门的机房放在一个地方,这种机械式整合存在很大问题。”徐振强认为,数据整合的重点是如何利用数据,思考如何加快数据资产化,核心是建立清晰的商业模式。

    简言之,如果数据整合并不能产生社会创新和社会效益,整合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据艾瑞咨询研究,从国内外经验来看,诸多智慧城市项目失败的原因,在于智慧城市系统创造的价值(太少),与维护其所需要付出的费用和资源(太高)不匹配。

    这背后关乎智慧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

    据悉,2018年地方政府智慧城市项目中标数量中,相关顶层规划和设计需求量最多,这说明大量地区的智慧城市发展尚处在早期阶段。

    事实上,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这样一个系统性工程,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目标模式作为指引,数据重复建设、各自孤立是很现实的问题。

    企业方案盯着政府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由政府主导,企业是重要参与力量。

    据了解,目前包括华为、阿里、腾讯等巨头都成立了自己的智慧城市部门,更有众多中小企业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中。

    艾瑞咨询绘制的一张智慧城市厂商合作网络显示,智慧城市行业已经形成以行业巨头(如华为、阿里、腾讯、平安、移动、联通)、第三方专业服务(软通、易华录)、技术提供方(百度、京东)为核心的产业生态格局。

    不过,在徐振强看来,企业作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方,在产品创新方面还要打一个“问号”。

    第一在具体城市中,解决方案的创新性、适用性有很大问题,A城市方案并不能完全适用于B城市。第二项目在实际验收通过后,企业对后续的实施、运营、维护并不承担任务。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会理事长李铁也指出,目前大量企业把精力放在政府身上,提出的大数据和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也都是盯着政府,忽视了市场需求。

    徐振强认为,智慧城市建设要激发企业实实在在创新,企业如果拿到项目就不深度创新,往后只会越走越难。

    现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目前头部企业在IT、通信领域创新较多,而在智慧城市最底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管理方面仍然欠缺。

    基础设施的感知就如同智慧城市的“神经末梢”,是智慧城市建设的硬件前提。徐振强说,没有“神经末梢”的城市大脑并不成称之为“聪明的大脑”。

    按照规划,到2020年,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透明高效的在线政府、融合创新的信息经济、精准精细的城市治理、安全可靠的运行体系。

    现在看,不少城市距离实现这一目标还很远。

    中国智慧城市步伐

    智慧城市是2009年兴起的一个概念,由IBM提出以应对城市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10年起中国许多城市紧跟世界潮流,加入了智慧城市的队伍之中。2012年中国住建部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标志着中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的启程。

    此后的2013年至2015年,住建部先后公布三批试点城市,数量达300余个。

    2016年国家提出新型智慧城市,并在此后开展对新型智慧城市评估的过程。2018年公布了新版评价指标,较此前有了更细致、更合理的评价标准。

    今天,中国正在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智慧社会。

    智慧社会强调基于新网络设施、新数据环境、新理念模式、新技术应用,推进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使国民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在此背景下,那些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注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城市将面临一轮洗牌。

    而未来的智慧城市要真正解决两大问题,一是让政府的决策更聪明、更准确、更科学,另一个是让城市使用者对城市的感知更高效、更便捷,生活更幸福。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下一步,道阻且长。




    以上就是的全部内容了,由桂林测绘公司整理,本公司设备先进且齐全,主要设备有:GPS测量定位仪、全站仪、水准仪等等。公司承接各类测量项目,选择长河值得信赖﹗



    • 上一篇:辽宁锦州强化基础测绘社会保障服务
    • 下一篇:第一地理信息制图院1:5万地形数据和制图数据更新项目全面启动
    • 拨打电话
    • 发送短信
    • 在线客服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项目案例
    • 技术员信息
    • 测绘资质
    • 新闻中心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5-2016 长河测绘公司  桂ICP备18007559号-3
    • 友情链接:
    • 南宁测量公司
    • 广西南宁测绘公司
    • 技术合作
    • 广州测绘公司
    • 河池测绘公司
    • 南宁最好的测绘公司
    • 南宁测绘公司
    • 广西测绘公司